非遗二十四节气霜降茶会与传统节日重阳节不期而遇在天津文庙博物馆

2025-11-12 15:31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4163

《七律·霜降重阳》

霜降重阳两相连,阴阳交接物华迁。

千山锦绣披金甲,万类从容对暮烟。

赏菊何妨残照里,登高不惧碧崖前。

心随云鹤凌霄去,遍插茱萸又一年。

先来说说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霜降,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太阳到达黄经210°时为霜降。

再来说说传统节日之——重阳节。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佳节,定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九”在《易经》中属阳数之极,九九相重,故称“重阳”,有长久长寿的吉祥寓意。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秋祭俗,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新中国于1989年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重阳节为“老年节”,将传统的“祈寿”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敬老”行动,承载敬老、感恩与祈福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伦理完美结合,赋予了传统节日新的时代意义。

天津文庙博物馆明伦堂

茶会之前的净手仪式

霜降茶会

今年10月23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节气,又恰逢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霜降节气后的第六日接踵而至。非遗节气霜降与传统重阳节不期而遇,于是在天津文庙博物馆的古老殿堂明伦堂里,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

近日,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天津文庙博物馆联合学广艺院(天津)培训学校在文庙博物馆举办了“九九重阳 温暖相伴——非遗二十四节气霜降茶会与传统节日重阳节不期而遇在天津文庙博物馆”主题文化活动。霜降节气渐近的寒意挡不住暖暖的重阳节敬老尊老爱老的浓浓文化情谊。

霜降节气主题香丸---晚秋沐金

展示霜降节气长卷

赵玉琴老师现场为大家冲泡菊花普洱茶

金孔雀葫芦丝艺术团表演节目《小小新娘花》

活动伊始,嘉宾们依次进行了充满仪式感的净手与签到。随后,大家一同欣赏了精美的绘画长卷与鲜艳的红花石蒜,亲手制作了“晚秋沐金”香丸,并品饮了应时的霜降节气茶——菊花普洱茶。活动中还观看了优雅的茶艺表演和舞蹈《小小新娘花》。此外,大家欣赏了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欧阳勋的茶诗《试和欧阳修茶诗》以及当代书法家、诗人高象昶为本次茶会特别创作的诗作与书法作品。

众位茶友品茗普洱菊花茶汤

朗诵元稹霜降节气诗

书法家、诗人高象昶先生为霜降茶会朗诵自创诗

学广艺院茶艺队茶友们朗诵重阳节诗词

活动中,天津市中老年茶艺队队员深情朗诵了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苏轼的《定风波·重阳》以及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诗词,生动诠释了重阳节的传统俗与文化内涵,为现场增添了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

历史上文人墨客为重阳节注入了更多诗意和哲学思考。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而毛泽东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则一扫悲秋之气,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和豪迈的壮志情怀。这种精神将个人的感怀升华为对生命和事业的无限热情。……

2025年霜降茶会参会人员合影

爱在重阳,暖在朝夕。天津文庙博物馆用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连接两代人的情感。当重阳遇上非遗节气茶会,传统智慧与当代人文关怀的碰撞结合,传统也可以很年轻。通过茶会茶艺表演和重阳节诗词诵读的碰撞,完美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对孝道的传承,使青年人在传统仪式中更多地感受和身体力行敬老、爱老、孝亲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责任编辑:胡编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北京之窗"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