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一带一路” 贵州和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
记者从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全国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6年8月贵州获准建设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以来,贵州抓住了在西部建设新的陆海走廊的机遇,贵州轮胎磷化集团等地方优秀强企已经沿着"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了国家和地区布局,建立了一批有偿资金,累计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关系。
贵州正在成为一带一路西部重要的陆海通道。"贵州发改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彭贤华说,利用生态优势深化生态合作,建设绿色丝绸之路;随着大数据的兴起,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数字丝绸之路的建立;参与建设项目数据库、企业数据库和产品库的建立和动态管理。目前,共有242家企业、170家项目和87种产品。
贵州开放空间的内外部流通逐渐畅通
深入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以四川、重庆、云南为例,建立了赤水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基金,建立了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恢复的首个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地区。在农业方面,已准确对接大湾地区市场,建立了大湾地区直接供应"菜篮子"基地,并在广东设立农产品销售窗口。在工业方面,贵阳恒大新能源汽车基地等几个主要的粤粤合作项目正在全面展开。
加快与成都、重庆双城经济圈的融合。随着贵阳渝成高速铁路列车的开通,渝黔合作示范区的建设得到了有序推进。